铅字载道 童心传薪——南华大学语言文学学院创新实践课堂让活字印刷“活”在乡村小学

2025年07月02日 13:30 文/罗浩 刘雨欣 图/马畅爽 点击:[]

“一版铅字就是一个文明的火种。”在衡南县鸡笼村中心小学的课堂上,南华大学语言文学学院“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志愿服务团队正带领孩子们重温这场改变人类知识传播史的东方智慧。作为“古发明·新传承”系列课程的核心环节,活字印刷体验课通过沉浸式实践,让乡村儿童亲身感受中华科技文明的伟大力量。

课堂聚焦“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术。志愿者将整齐排列的木制字模放置课堂之上,向孩子们讲解活字印刷术的起源。志愿者们通过现场展示,将活字印刷术的原理通过行动展示出来,引发现场惊叹。仿古梨木活字字盘一字排开,志愿者以“寻宝游戏”开启教学:“每个铅字都是文明的拼图,拼起来就能唤醒智慧!”孩子们分组协作,在数百枚常用字模块中寻觅目标字符。当“心”“想”“事”“成”四字连排成词,孩子们的心愿就已完成大半。

孩子们纷纷挑选喜欢的字模,在志愿者们的指导下,学习上墨、铺纸、拓印。三个看似简单的步骤,却蕴藏古人智慧。汉语言专业的志愿者黄皓东演示拓压的技巧:“力道要稳,墨色需匀,这考验的是‘敬惜字纸’的文化敬畏。”一张张印着字迹的纸被高高举起,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活字印刷不仅是四大发明,更是知识与文化传播的利器。”志愿者欧胜男强调,“未来,我们也将继续发挥人文社科优势,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中华文明基因代代相传!”

上一条:“文”火相传,“字”在童心——南华大学语言文学学院创新文化课程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下一条:语言文学学院召开2025年暑假留校学生教育管理大会

关闭

联系我们

地址:湖南衡阳南华大学雨母校区崇礼楼北
综合科:崇礼楼北415室   电话:0734-8282451
学生工作办公室:崇礼楼北210室   电话:0734-8282729
科研学科与研究生办公室:崇礼楼北409室  电话:0734-8281835

版权所有:南华大学-语言文学学院   技术支持:西安恒远翼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